污泥处理药剂的投加量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污泥性质和处理目标,这是一个需要严谨对待的过程,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和成本控制。
以常用的 PAM 为例,通常按污泥干重的 0.1%-0.5% 来计算,具体的投加量需要通过小试来确定。小试的操作步骤如下:取 100ml 污泥样本,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PAM 溶液,浓度梯度可以设置为 0.1‰、0.2‰、0.3‰、0.4‰、0.5‰等,观察不同浓度下絮体的形成速度、大小和沉降效果,选择能达到最佳絮凝效果的浓度对应的投加量。
比如,若污泥的含水率为 98%,那么 1 吨污泥中含有的干泥量为 1000kg×(1-98%)=20kg,按照 0.1%-0.5% 的比例计算,PAM 的投加量约为 20g-100g。但这只是理论计算值,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在线监测的泥饼含水率动态调整。
某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案例显示,当泥饼含水率从 75% 升高到 76% 时,将 PAM 的投加量增加 8% 后,泥饼含水率又恢复到了 75% 左右的理想状态。如果投加量不足,会导致絮凝效果不佳,污泥沉降速度慢,泥饼含水率高,增加后续处置成本;而投加量过多,则会造成药剂浪费,提高处理成本,还可能影响处理后水质。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及时根据污泥性质的变化调整投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