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污泥中有机物含量高时(如市政剩余污泥、食品 / 制药工业污泥),调理剂选择需针对有机物粘性强、持水性高的特性,以破坏胶体结构、强化絮体骨架为核心,具体策略如下:
一、优先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调理剂
高电荷密度阳离子 PAM:利用正电荷中和有机物负电荷,通过架桥作用形成大絮体,推荐分子量 1000 万 +、电荷密度 40%-60%,投加量 3-8kg/t DS,可将滤饼含水率降至 78% 以下,对 pH 适应性强。
天然有机调理剂:如壳聚糖(投加量 5-10kg/t DS),通过氨基与有机物结合形成多孔絮体,适合含蛋白质、油脂污泥,可生物降解;淀粉改性絮凝剂与 PAM 复配可降低成本。
二、无机调理剂与氧化剂协同
铁盐 / 铝盐 + 氧化剂:聚合硫酸铁(PFS)或聚合氯化铝(PAC)投加 20-50kg/t DS,配合次氯酸钠(5-10kg/t DS)氧化分解有机物,破坏胶体稳定性,降低污泥粘度。
石灰调理:投加 10-20kg/t DS 的 CaO,调节 pH 至 10-12,抑制腐败并形成絮体骨架,改善滤水性,适用于含油脂、菌胶团污泥,但需注意碱性残留。
三、复合调理与工艺优化
无机 - 有机复配:先投铁盐(10-20kg/t)破胶,再投阳离子 PAM(1-3kg/t),成本降低 20%-30%,提升絮体抗剪切性。
生物酶辅助:投加蛋白酶等(0.5-1kg/t)分解有机物,配合低剂量 PAM,适用于农业利用等对药剂敏感场景。
关键原则
需通过烧杯试验对比污泥比阻与成本,优先选择阳离子 PAM;高油脂污泥可先用 CaCl₂破乳,高黏性菌胶团污泥可用 “硫酸亚铁 + PAM”;难脱水污泥可结合热水解等预处理强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