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减容处理后,进入处置阶段才能实现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污泥处置是指经处理后的污泥或污泥产品在环境中或利用过程中达到长期稳定,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目前,污泥处置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抛弃型和资源型两类。抛弃型主要有填埋和投弃等,资源型主要有土地利用、焚烧和综合利用等。 污水处理
一、污泥焚烧:
污泥焚烧法是目前对污泥处理的一种有效的减容和无害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氧化有机物并使之成为小分子,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物,从而达到处理目的并使之减容。它具有处理彻底、热量回收率高、物质回收率高及减容效果好等优点,因而成为目前公认的处理污泥的有效方法。 污水处理
焚烧主要是在焚烧炉中进行,有单独焚烧和混合焚烧两种方式。单独焚烧采用最多的是流化床焚烧炉,混合焚烧可与生活垃圾、水泥原料及热电厂掺煤等混烧。待焚烧的污泥应预先脱水或干燥,污泥焚烧时会产生大量废气、飞灰和灰渣。废气中含有SO2、硫氢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O、重金属烟雾、酮、醛、呋喃、悬浮的未燃烧或燃烧的废物以及环境敏感污染物二恶英。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焚烧条件,避免二次污染。除尘设备收集的飞灰应妥善收集、储存,经检验重金属含量不超标时,方可进行综合利用,如用于制水泥、造砖、工程建设的回填土等,否则需进行安全处理。 污水处理
灰渣中富集了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应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的要求鉴别其毒性,若不属于危险废物可按照一般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否则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由于污泥焚烧设备复杂、耗资大、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社会经济水平要求也较高,因此在我国应用不多。主要的应用领域只限于小规模和特殊行业。污水处理